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矿产志普及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矿产志普及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朝:铁是战略物资,施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不存在民办一说,铁矿数量68处。预计铁产量500万斤(市制)。
唐朝:前期吸取了隋朝的官营的教训,允许民间私营,民营铁矿课以20%的铁税,铁矿数量从前期的42处,增加到中期的104处。元和年间(公元806至810年),铁的总收入量为207万斤,四十年后下降到53万斤。
北宋:继承唐朝制度,官营、官民合营、民营等三者共存,课以20%的铁税,王安石变法后,民营铁矿大为增加,铁矿数量194处,炼铁厂77处。公元1000年至1100年间,铁的总收入量至少550万斤,最高总收入量为824万斤。
南宋:制度不变,丢掉了河北磁州(今磁县)和邢州(今邢台市)两个大型铁矿,铁的收入量下降到216万斤。
元朝:全是官营,铁矿数量49处,很多铁矿因为战争或资源枯竭废弃了,没有铁矿课税的说法,新中国冶金部编写的《中国矿物志》中,估算元朝的铁产量为800万斤(市制)。
光绪《山西通志》成书於清光绪十八年,由著名学者王轩、杨笃等人纂修。
全书一百八十四卷,分图、谱、考、略、记、录六门。图以辩方,谱以序世,考以稽古,略以纪今,记以述事,录以存人。上起唐虞三代,下迄清末,全面记载了历史上山西或与山西有关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化教育、金石古迹、风土民情以及各类人物等,是山西迄今内容最宏富、考证最精赅、体例最完备、资料最详实的博大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宝库,被后人视为我国地方志中之精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将其列为清光绪朝优秀省通志之首,称其“出自学者之手,斐然可列著作之林者”;王云五说它“不独为《山西通志》之模范,且 可为他省志书之准绳”。这次,整理者爬罗剔抉,撷误颔英,将全书进行了认真的标点和较勘,进一步提高了该书的学术质量。该书的点较出版,是我国近年来书志整理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山西通志》部分目录 《山西通志(第一卷 总述)》 《山西通志(第五卷 地震志)》 《山西通志(第四十三卷新闻出版志 广播电视篇)》 《山西通志(第四十七卷 民俗方言志)》 《山西通志(第三卷 气象志) 》 《山西通志(第六卷 人口志)》 《山西通志(第九卷 林业志)》 《山西通志(第二十三卷 邮电志)》 《山西通志(第二十七卷 粮食志)》 《山西通志(第二十六卷 商业志 商业贸易篇)》 《山西通志(第二十九 财政志)》 《山西通志(第二卷 地理志)》 《山西通志(第八卷 农业志)》 《山西通志(第十九卷 轻工业志)》 《山西通志(第十七卷 建筑材料工业志)》 《山西通志(第四卷 地质矿产志)》 《山西通志(第四卷 地质矿产志)》 《山西通志(第三十卷 金融志)》 《山西通志(第三十六卷 军事志)》 《山西通志(第十九卷 轻工业志)》最早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矿产志普及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矿产志普及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3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