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坦桑尼亚矿产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坦桑尼亚矿产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赞比亚经济结构单一,以矿业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矿业中以铜为主。铜蕴藏量9亿多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6%,素有“铜矿之国”之称,赞比亚是世界第四大铜生产国,2004年铜产量约40万吨。
赞比亚是非洲大陆的矿产富集国之一,主要盛产铜矿。赞比亚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其铜矿储量丰富,占全球总储量的6%。此外,赞比亚还有丰富的钴、铅、锌、银、金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赞比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矿业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外汇收入。赞比亚的矿产***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矿业公司的投资和合作。
赞比亚盛产铜矿。
赞比亚共和国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简称赞比亚,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北靠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西面与安哥拉相邻,国土面积752614平方公里,人口1890万(2021年),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有73个民族,奔巴族为最大部族,约占全国人口的33.6%,首都卢萨卡,全国下设10省103区。
铜矿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非洲首位,分别占非洲总储量的38%和总产量的31%,被人称为“铜矿之国”。除此之外,赞比亚还是非洲第四大金矿生产国,其金矿***主要分布在卡门贝、卡库帕、基特韦-穆塔希和上洛瓦雷斯等地区。在洛比托以北,还发现了具有高度含量的钒-钛-磁铁矿藏。
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生矿在坦桑尼亚,估计钻石含量在5000万克拉。但是目前坦桑尼亚的钻石产量和品质不高,没有大量或优质的钻石产出。
坦桑尼亚倒是世界上宝石级坦桑石的主要产地。坦桑石也是近几年热门的宝石品种,带有美丽的绿蓝色。
您指的很可能是坦桑石,这种宝石并非属于蓝刚玉,而是黝帘石,因为坦桑尼亚的特产的宝石是尖晶石(以马哼盖最为著名),红宝石(WINZ矿等)以及全世界独有的坦桑石,其中只有坦桑石是蓝色的。
以下是坦桑石的简介与由来:
坦桑石,又名丹泉石。1960年才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它出产于坦北部城市阿鲁沙附近、世界著名旅游点乞力马扎罗山脚下。这是世界上的唯一产地。1967年,纽约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产国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宝石--Tanzanite。
一般来说,坦桑石都是经过加热的,人工加热与天然地质作用的加热无法区分,因此人工加热是认可的工艺。
未加热的坦桑石常有三色性,有紫色/蓝色/青色/褐色,甚至是橘红色,不好看。
经过加色之后有明显的亮色性,分别是蓝色和紫色,在国际上常用B/V值来衡量坦桑石的颜色,一般来说3A级别的蓝色已经很明显了。
坦桑尼亚蓝宝石就是坦桑石,也叫坦桑蓝,是十二月生辰石。国外也有叫丹泉石的。坦桑石发现比较晚,据说1967年的一天,坦桑尼亚北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天空中的一道闪电点燃了一场草原大火,火后本来同其他石头混杂在一起的、呈土***的矿石变成了蓝色宝石。放牛路过此地的马赛游牧民便把这可爱的蓝晶体收藏起来。消息迅速传出去了,到处寻找珠宝新品种的珠宝商把这种宝石带到了欧美。引起了纽约的Tiffany公司的注意,并决意打造这种宝石,1969年,提夫尼公司为纪念当时新成立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它被命名为坦桑蓝(TANZANITE),并把它迅速推向国际珠宝市场。先看看坦桑蓝的颜值吧!
坦桑蓝非常漂亮,猛一看就是优质蓝宝石,其实这种蓝色的宝石是宝石级的黝帘石,化学成分为Ca2Al3(SiO4)3(OH),斜方晶系,呈柱状或板柱状,晶面常具纵纹,密度3.35,硬度6-7,折射率为1.7。具有明显的三色性:紫色、绿色、蓝色。坦桑***石颜色并不太漂亮,需通过加热才能达到理想的颜色!
坦桑石经加热后颜值很高,既有较大的个头,又很漂亮,因而一经在美国推出就受到了宝石爱好者的青睐,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泰坦尼克号》的播出,《海洋之心》坦桑石大放异彩,进一步提升了坦桑石的知名度!不仅美国,也迅速传到了欧洲,现在我国的坦桑石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坦桑石的评价以酷似蓝宝石的为最好,个头要20克拉以上才有收藏价值!无杂无裂干净的为好!透明度高火彩好的为好!下图为优质坦桑石!
坦桑石偏紫色的价值不如蓝色的高!
上图为偏紫色调的坦桑石
佩戴坦桑石要注意保养,尤其不能磕碰,也不能和水晶、红蓝宝石、钻石等放在一起,因为这些宝石硬度普遍高于坦桑石!容易出现划痕!也不要被酸碱等污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坦桑尼亚矿产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坦桑尼亚矿产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7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