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专利,新能源汽车专利是谁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能源汽车专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比亚迪唐ecvt变速箱谁提供的?
  2. 特斯拉、丰田宣布专利开放,为何没有引发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

比亚迪唐ecvt变速箱谁提供的?

这台E-CVT变速箱是比亚迪自己研究的,其实插电式混动开创者就是比亚迪最早的比亚迪F3DM。比亚迪ecvt是自主研发的产品,ecvt是属于无级变速箱的类型。比亚迪的e-cvt不是丰田专利,跟丰田是不一样的技术。比亚迪的E-cvt变速箱是自主研发的。

特斯拉、丰田宣布专利开放,为何没有引发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

如果不是考虑摇号,你会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这就是答案

新能源汽车专利,新能源汽车专利是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整个国内市场大部分还处于首次购车阶段

如果一线城市考虑摇号限购等也许会考虑购买新能源车

再或者家里已经有不需要升级换代的燃油车了会多加一台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专利,新能源汽车专利是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繁荣不太可能中国土地太辽阔与其说现在中国市场繁荣更合适的土壤应该是欧洲日本这类国土狭小的地方

如果家中首次购买第一台燃油车,也许你的第二台会更换为升级版燃油车,或者类似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混合动力车。

等到配套设施都上来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完善以及新能源三电技术成熟也许会

新能源汽车专利,新能源汽车专利是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本摊薄售价降低大家会买

谢邀。

引发新能源市场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机制,不知道题主的没有引发繁荣是以什么作为参考。

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2014年增长2.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6,657辆,同比增长79%,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5,688辆,同比2014年增长4.5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395辆,同比增长1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50辆,同比增长145%。2017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达到51万辆,保有量达100万辆,与2015年相比,增长25倍.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世界50%,新能源汽车位居世界第一位。

如果这个还不叫繁荣,你让现在已经陆续宣布倒闭的几家燃油车车企情何以堪?

从前,一个叫约翰纳什的老头“养”了两头猪,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两头猪智商一样,且绝顶聪明。闲来无事的他“设计”了一个神奇的猪圈,配置了“电子控制喂食系统”,操控方法是按下猪圈一头的遥控按钮,猪圈另一头的石槽里就会自动投满10个单位的猪食,但是谁去按那个按钮就会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且若小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实物的收益比是6:4,同时到槽边,大小猪的收益比是7:3,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的收益比是9:1。那么,谁去按这个按钮才能保证两头猪的收益最大化呢?老头告诉我们: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坐等吃食对大家都好。

丰田和特斯拉就是好比那只“大猪”,国产自主就是那只“小猪”,“智猪博弈论”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大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小公司买来就用,大家的收益是最大化的。虽然他们公开专利,但是不如他们直接造好我们去买成品划算。

此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动机。首先说一下技术,丰田公布的是油电混合技术专利,要知道中国***的补贴方向是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丰田的油电混动技术在中国没有市场,看看销量就知道了,你在大街上看到几台普锐斯。技术虽好但是在各大厂商看来就是个鸡肋。特斯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刚入门就是百万级别的豪车,靠着华尔街重资本投入完成了技术堆砌,它的技术富丽堂皇,尖端超前但是不符合国情,我们的“弯道超车”***是造面对大多数老百姓的车,再造个特斯拉出来没有太多的意义。还好,中国的自主品牌也没有白拿***补贴,比亚迪的“三擎四驱”和“542”战略***重新定义了电动车概念,940N. M的扭矩,4.5秒的零百加速让日本人膛目。吉利开发了自己的P2.5混动技术,奇瑞和荣威也有了自己的混动技术。所以,国产品牌都具有符合自己产品路线的新能源技术就不必依赖别人了。

再来说一下动机,丰田和特斯拉老板都是商人,看似大无畏的公开了专利其实是为了赚更多的钞票。以丰田的公告为例,“使用前需要向丰田提出申请,经双方商议同意后才可以使用”,这句话暗藏的***值得深思。搞制造的都明白有些技术告诉你也没用,会“水土不服”,如何用应到自己的产品上最为关键,另外只知道原理但是对产品的材料工艺、疲劳、老化等等技术的不熟悉也很难出成品。所以相关的咨询费、服务费肯定少不了。这就好比给你提供发动机变速器你不具备动力匹配技术还要另外出钱。所以公开专利实际上是为了寻求更多更广泛的合作渠道,将利润最大化。自主品牌会根据自身的战略方向有选择的寻求合作,绝对不会大规模投入。前几日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丰田看中了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专利储备,比亚迪看中了丰田的耐久性和品质管控能力,强强联合受益的肯定是中国消费者

总之,新能源作为高度发展的新兴产业,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非常快,这点和传统燃油车有很大差异,今天的“高精尖”很快就变成了明天的“低粗旧”,看看手机行业就能很好的理解互联网车企,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是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华为的任总说“虽然我们有这个技术和能力,但是我们还要寻求和对手的合作,因为我们不愿做孤家孤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