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食品的认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对食品的认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品质是指食品的优质程度,包括风味、表观和营养成分,也可以说品质是食品的综合特征,直接决定着食品的可接受性。
品质特性:
1、功能(Performance):冷气机是可以产生多舒适的空气品质;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得多么干净;电视机的画面有多么清晰好看。
2.、特点(Features):像冷气机附有遥控装置,具有直角画面的电视机,附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比较上就有较高的品质。也就是指较低的不良率,这就比较单纯是指生产上的品质标准是否达到。
3、可信赖度(Reliability):每次买到产品其品质是否具有一致性,尤其是电子产品,如果常常买到有问题的,或是品质不稳定的产品,自然消费者会失去信心及信赖感。
4、耐用度(Durability):耐用度是指产品可以使用的年限,像早期的大同电扇,就具有很高的耐用度。
提起中国四***明,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时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你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食品“四***明”是什么吗?
1992年7月30日,泰国的《星暹日报》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称:豆腐、豆酱、豆浆和豆芽是中国食品史上的四***明。原因是:中国是第一个用凝固豆汁的方法生产酪状食品——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用酶酸大豆的方法生产富含氨基酸的美味食品——豆酱及酱油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制出富于营养的大豆饮品——豆浆、豆汁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在室内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豆芽的国家。
之所以中国食品四***明全是大豆食品,文章总结认为:作为古代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食品,一是在营养和口味上大豆食品绝不逊色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二是这些大豆食品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各国人士的欢迎。具体来说:
豆腐: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和营养健康饮食结构的关键食品,味美而养生的豆腐素有“国菜”之誉。自唐代豆腐制作技艺传入日本,19世纪初传入欧美以来,豆腐已经成为世界流行食品;现今,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亚洲产品市场或超市中,不同软硬度的豆腐已十分常见,且菜品做法也久已落地生根。
豆酱:作为益菌类食物和“百味之将帅”,豆酱的起源很早,考古证明,起码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酿制和食用豆酱,并能够从豆酱中提炼酱油了。如今,不仅在中国,在日本(日本称作“味噌”)、韩国、东南亚一带,豆酱亦是当地菜系中的一个重要调味料,应用十分广泛。
豆浆: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主要来源,豆浆不但是许多国人喜爱的传统早餐饮品,更是风靡世界各地的国际性保健饮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美国FDA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喝4杯豆浆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并延长寿命;而在欧洲,越来多的家庭也开始选择营养型的豆浆来代替传统的碳酸型饮料。
豆芽:作为中医典籍中益寿食物的第一名,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就有豆芽,当时称为“黄卷”。自18世纪华人将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并将之列为“健康食物”以来,豆芽一直是营养人士推崇的鲜蔬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食品的认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食品的认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7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