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标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汽车轮胎胎压怎么看?
  2. 汽车轮胎最大载荷和胎压值怎么看?
  3. 如何判断车辆的胎压?如何保养车胎?

车轮胎胎压怎么看?

汽车的轮胎气压可以通过汽车仪表盘中控显示屏上行车电脑的反馈信息看到,也可以通过胎压计测量,还可以通过轮胎胎面与地面的接触次数看到。一般来说,正常胎压下,轮胎胎面与地面的接触次数为4-5次。

一般来说,汽车的正常胎压在2.3巴到2.5巴之间。受环境因素影响,轮胎气压可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汽车跑长途前,有必要检查一下胎压,以防在高速公路上爆胎或爆胎引发安全事故

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标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汽车轮胎最大载荷和胎压值怎么看?

轮胎上的胎压限值查看方法如下:

1、轮胎胎压标识一般位于轮胎的侧面,胎压标识的位置一般会标出单条轮胎的最大承载重量和正常情况下轮胎的最大安全充气气压。

2、如:轮胎侧面标MAX.PRESS.350kPa,则表示该轮胎在正常情况下最大安全充气压力为350kPa;MAX. Load 615KG则表示单条轮胎的最大载重量为615KG。

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标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轮胎胎压的更多资料如下:

1、轮胎胎压一般2.3-2.5bar为正常范围。不过因车型不同标准胎压会有所区别,轮胎胎压还会受季节温度行驶路况、车载重量等影响。

2、标准胎压一般在汽车车辆用户手册、驾驶车门(B柱附近)旁边的标签、车辆驾驶座旁的抽屉、油箱盖小门上可找到。

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标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办法如下:

看车上仪表盘。

汽车轮胎胎压标准在汽车车辆用户手册、驾驶室B柱附近旁边的标签、车辆驾驶座旁的抽屉、油箱盖小门上可以看到。轮胎的胎压通常是以原车厂的推荐值为准,通常情况下防爆胎与普通轮胎一样,正常胎压范围在2.2至2.5bar之间,不过厂商推荐胎压只能作为参考,胎压或多或少还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

如何判断车辆的胎压?如何保养车胎

一、判断分为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

主观判断:平时开车前看一看四条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可以用脚踩一踩。

客观判断:胎压监测或者胎压报警,胎压监测包括内置胎压监测和外置胎压监测;这是比较主动的,可以直观看到四胎的胎压值;胎压报警就是传感器感应四胎中有一个胎有问题而在仪表盘上面报警,比较被动。

二、保养

1.平时开车不要压马路牙啃胎

2.停车时尽量停在平路上面,避免一侧承重过多

3.平时洗车喷点防护胎的胎蜡

4.高温夏天可以拿点遮阳物遮挡轮胎。

每次用车之前对比一下4个轮的气压差距,有些车型是带胎压检测功能的,需要注意您的仪表盘的数值,及时补充胎压;轮胎的保养避免在机暑极寒的户外,过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减速慢行,注意提前观察路况。

轮胎是汽车接触地面的唯一部件

每天在地上滚来滚去,磨损在所难免的。

同时轮胎又是一个充气部件,

轮胎充气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方方面面。在此小编为您总结了胎压相关的七个重点:

重点一、轮胎的漏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大部分轮胎的缓慢漏气,无法用肉眼观察,依靠手或脚触摸按压,也无法清晰知道胎压的正确与否。使用正确的胎压测量工具很有必要。

重点二、轮胎每个月都会自然的损失胎压。

很多人认为轮胎是密封的,气压是不会有变化的。而实际情况是车子放不动或车子正常行驶,一个月胎压大约会损失0.3Bar。

感谢邀请!

其实车辆胎压怎么判断,不要去想有什么小窍门,老司机的妙招,简简单单的用胎压计,最直观,一测便知。

这个测压定期测量一下就好,日常没有明显变化,都不用看胎压,如果是拉客的汽车,每天都要查一遍,私家车上高速,跑长途之前都查查才保险

而保养车胎,那是很细的一个活了,很多细节,虽然你不做,看不出有什么危害,但是你做了,防患于未然,开车路上的安全性才会更高。

比如车胎的缝隙里,要定期的清理,不要有什么小石头,锋利的杂物等,这样车轮转起来。来回的摩擦,就算是崭新的车胎,也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报废

还有停车时候要注意,尽量选择平整停车位,我们小区原来有一片空地没建好,地面是小石头,很多车子停上去,车胎长久膈应在那里,也会提前老化,甚至有变形可能。尤其是出差,不在家很久的车主,车子久停,更要选择平整地面,免得车胎老化加剧。、

还有日常洗车的时候,有专用的防橡胶老化清洗剂,洗洗车胎,对防止干裂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平时就是保持正常胎压,这些常规保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轮胎气压怎么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