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几大铁矿产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几大铁矿产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开始是利用陨石中的天然铁。
最早的陨铁器是在尼罗河流域的格泽(Gerzeh)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乌尔(Ur)出土于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铁珠和匕首。
中国最早的陨铁文物是1***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纪中期)遗址中发现的铁刃青铜钺。这件古兵器,经全面的科学考查,确定刃部是陨铁加热锻造成的。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铁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赤铁矿粉作为赭红色颜料,涂于装饰品上或者随葬撒在尸体周围。这是人类利用天然矿物颜料的开始。到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4000年),兴起了制陶业,并发明绘制各种风格的彩陶。
绘制赭红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赭石(赤铁矿)。
中国古代最早发现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首先是用于制造司南,指南针以及医药。其次是武器制造。铁制武器的硬度,韧性都好于青铜制造的。同时由于产量大,易于冶炼,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再以后是民用。
赤铁矿,褐铁矿的利用比较晚。主要是对赤铁矿认识不足,冶炼技术也跟不上。
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炼铁始于春秋时代。那时候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
冶炼块炼铁,一般***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 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
中国古人把生铁加热到接近融化,然后反复锻打,除去碳硫磷等杂质,如果时间够长,会得到一块钢,再反复锻打法,会得到一块低碳钢,这种含杂质很少的钢,古人称之为百炼钢。 算是铁中的极品,如果再锻打,就会得到熟铁,古人称之为柔铁。
后来的灌钢、苏钢道理都是一样,把生熟铁混合加热锻打,这里要注意,古人说的熟铁不是现在的熟铁,正如古人说的火药不是现在的火药一样。 那时的熟铁其实也是生铁,只不过性能略有改善。
中国古代的人们炼铁的方法是: 铁矿石---(1100-1200炉温)--生铁--(锻打)--钢--(锻打)--熟铁。
中国人从东汉开始进入铁器时代,之前有过少量的铁器,很难弄清是自己炼造,还是舶来品。 无论如何,中国在汉朝掌握了炼铁法,从东汉开始,青铜正式退出舞台。 但中国的炼铁法和世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大量***用生铁制品,炼铁方法是:用1100-1200度炉温,把铁矿石融化,流出后成为铸铁。 铸铁质地坚硬,但很脆,实际使用很困难,不论是做兵器还是铁器,都不好使。 但中国人没有别得选择,只能使用这种制品。 如果想得到一块钢,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锻打!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炼铁方法,这种从生铁锻打的到钢的办法,费时费力,产量极低,曹操为了造五把百炼钢刀,花了三年的时间。 如果使用块连法做渗碳钢,不仅时间上大大节省,而是质量更好,成本也低得多。 但中国人根本就不会使用块连法和制造渗碳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几大铁矿产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几大铁矿产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8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