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含铝的食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含铝的食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规定铝的每日摄入量为0~0.6mg/kg,这里的kg是指人的体重,即一个60kg的人允许摄入量为36mg。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以此计算,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天吃油条不多于360g就不必担心
【2】金属铝会被氧气氧化,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Al2O3保护膜,阻止氧气继续氧化金属铝,当然用铝箔做成的包装袋利用这层【致密】的保护膜可以很好的隔绝外界的空气进入袋子内部,起到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的作用。
问: 食品含铝超标是按销售的数量多少进行处罚的。食品安全法第124条规定.销售不足一万,罚款5~10万,销售一万以上的处罚10~20倍金额。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我国的现行标准中规定:国家《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规定,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公斤;《食品中污染物***》对面食制品中的铝***同样为100毫克/公斤。
捷克等欧盟国家规定铝在面食品中最大***为10毫克/公斤。欧盟食品安全局规定,食品中(例如面条)铝含量不能超过10mg/kg
应是含铅吧?
爆米花可以用各种粮食做原料,大多用玉米,所以下面以玉米为例说明。玉米内部都含有一些气体和水分。对玉米加热,其中的水分汽化,加上原有的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当其中气压增大到超过外部气压与玉米能承受的压强之和时,就会从玉米中冲出,同时将金黄的玉米粒改造的像花儿一样。
见过两种加工爆米花的锅,一种是下图所示的老式的铸铁锅。
现在还在用,操作时,将适量的玉米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用螺旋上紧。放在火上一边转动一边加热。锅上有压力表,根据不同粮食选择不同的气压值。达到相应的气压,操作者就将
锅口放入一个容器口,然后,将用力锅盖打开。不难想象,经一段时间的加热,玉米内的气压已相当高,但同时国内气体由于加热压强也很大,所以,没打开锅盖时,玉米并不能形成爆米花。一旦将锅盖打开,国内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冲出气压突然减小,玉米内部的气压一下超过外部气压和玉米能承受的压强之和,其中气体骤然冲破玉米喷涌而出,形成爆米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爆米花会随锅中的气体飞出,如果没有容器的限制,大家就会感受天女散花的奇观。同时,由于锅内气体的快速冲出,会引起附近空气的激烈振动,所以,会伴有一声巨响。跑题了,含不含铅?过去听人说过含铅,没当回事,今天查了一下资料,据说为密封的需要,爆米花锅的锅盖中含有一定量的铅,在加热过程中,铅会变成铅蒸气被玉米吸收。只是在资料上看到的,不敢确定,仅供参考。
还见过一种,见下图。
不锈钢锅,锅盖上有个揺柄与锅中一个弯曲的金属杆相连。将玉米倒入锅中,放到火上,一边加热一边摇动摇柄,以使玉米手特均匀。不过,由于锅盖不密封,锅内气压升高气体就会溢出,国内气压不会太高。因此,玉米内的气压很容易就超过外部气压和玉米能承受的压强之和而从玉米中冲出,形成爆米花。所以,加工时,一会就听到锅内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并且,越拉越急,等到响声停止了,也就大功告成了。这种锅,因为没有铅的成分,当然加工的爆米花不会含铅。大家注意一下,这也是这种爆米花锅生产厂家宣传的一个卖点。
爆米花是高铝食品吗
爆米花肯定不是高铝食品,爆米花是一种膨化食品,可当作日常零食食用。
爆米花是将米粒等放入爆花锅内,在密封状态下,放在火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加热,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锅内气压也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会逐渐变软变熟,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因为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力是很大的。此时米粒内外的压强是平相同的,米粒不会在锅内爆开。当锅内压强足够大米粒已经完全熟透时,快速打开爆花锅的盖,锅内的气体压强很快减小,米粒内外压强差突然增大,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爆米花有三种,一种是玉米爆的.第二种是大米,第三种则是小米。
那种老式手摇的爆米花机据说含铅,铅是重金属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不过这种爆米花机逐渐退出了。现在爆米花机的种类很多,功能也是五花八门,这些产品设计过程中已经考虑了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而且,还有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应该做出爆米花大可放心食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含铝的食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含铝的食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8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