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食品非法添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食品非法添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食品中如果是非法添加药品给予什么处罚还要看后果的严重性,如果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的话就必须是罚款,关门整改,但是有严重的后果就是关门抓人,关建人员还要判刑坐牢。
可以去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对在加工制作的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的行为,应当给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15万元罚款;
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10倍罚款;
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日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工食品非法添加药品是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因此违法行为的程度和情节严重与否将会决定相关处罚的程度。具体的处罚措施和金额可能有所不同,要视乎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和现行法律制度。
通常,针对非法添加药品的食品加工企业,可能会面临以下一些处罚措施:
1. 罚款: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违法企业进行罚款。
2. 取缔或停业整顿: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食品加工企业的取缔或者停业整顿,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3. 行政处罚: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改正、吊销许可证、撤销资质等。
先查该食品的标准,看一下该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规定,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确定下是否违规使用苯甲酸钠。
如果的确违规使用(包括非法添加,和过量使用两者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八十六条第三款“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食品非法添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食品非法添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87599.html